【當台灣成為數位遊牧新熱點,你的下一站準備好了嗎?】
為了吸引全球人才匯聚台灣,「數位遊牧簽證」已於 2025 年 1 月正式上路,只要適用我國免簽證待遇國家之國民,提出所得與遠端工作相關證明,並符合下列任一條件:
1. 曾獲發其他國家數位遊牧簽證
2. 年滿 30 歲,最近兩年任一年收入達 4 萬美元(約 120 萬台幣)
3. 年滿 20 歲未滿 30 歲,且最近兩年任一年收入達 2 萬美元(約 60 萬台幣)
即可申請最長 6 個月的在台數位遊牧!
數位遊牧簽證看起來像是專門為外國遠端工作者設計的,對我們好像沒什麼直接影響。BUT!這個政策其實對我們這些「滯留在台(?)」的數位遊牧、遠端工作者,還是有一些「間接好處」,甚至能夠改變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方式:
隨著數位遊牧簽證的推行,將會有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遠端工作者湧入台灣,他們帶來的是更多潛在的合作機會。如果你本身是自由接案者、創作者,或從事任何數位相關工作,這些新朋友可能就是你的潛在客戶或合作夥伴。
例如:某個外國品牌需要深入了解台灣市場,希望將品牌的形象調整為更符合台灣、甚至進軍泛華語圈、東亞市場的審美感與文化,如果你正好是設計師或行銷顧問,就能提供他們所需的服務,同時建立跨國人脈。
有了數位遊牧族這個市場,勢必會出現更多專為「遠端工作」設計的空間與服務,例如:
- 更快速、更穩定的網路服務。
- 2-3 個插座成為每個位置的基本標配。
- 可自由開啟線上會議的「電話亭」,安心開會不尷尬。
- 或者長期包月的咖啡店、共享空間優惠方案。
無論你是不是遠端工作者,也可以受益於這些多元場域,不必侷限於家裡或公司,能自由選擇更適合的工作環境來提升效率。而當有越來越多共享空間,意味著共享空間的價格可能更優惠,服務也會更完善。
台灣的企業文化相較於歐美仍然偏保守,對遠端工作的接受度有限。疫情結束後,許多中小型企業迅速恢復傳統辦公模式,要求員工返回辦公室。
然而當越來越多外國數位遊牧者帶著遠端工作的模式進入台灣,可能就有機會對台灣的企業文化產生影響,促使更多公司行號接受遠端或彈性工作,給予員工更多選擇。
身為台灣人,雖然不需要這張簽證,但完全可以採用數位遊牧者的心態來過生活。你可以嘗試:


既然台灣已成為外國數位遊牧者的友善基地,你也可以反向計劃一場數位遊牧之旅。身為台灣人,我們擁有成熟的數位基礎設施與遠端工作技能,這些條件讓你能無縫融入國際遊牧生活,自由探索全球的無限可能。(以後有機會再專文介紹:哪些國家可以做初次挑戰的地點!)
結論:別人來台灣遊牧,你也能蹭靈感+混機會!
雖然「數位遊牧簽證」看起來跟我們沒有直接的關係,短期看似僅是吸引外國工作者,但以長遠而言,卻有可能促成台灣成為「全球數位遊牧生態圈」的一部分,從而帶動更多國際間的合作與人才流動。
這樣的變化將為台灣的創業者、自由工作者、甚至大型企業,帶來更多跨國合作與業務擴展的契機,除了外國人能來台遊牧,我們自己也可以藉由這波趨勢,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與專業領域。
如果能以「當地協作夥伴」的角色,做為自己的個人品牌、工作標籤,搭上全球數位遊牧大浪潮,相信你也能在這波趨勢中,提升自己的人脈與國際工作機會!
或許,就先從蹭一杯咖啡開始吧!
你對數位遊牧有什麼看法?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!
責任編輯:李悅嘉